1. 学校先给一个“人与自然”的大问题,然后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题,你是否认同这种做法,为什么?
答:我认同这样的做法。学校在确定了大主题之后,让学生自主选题,充分尊重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。“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、探索性学习为基础,在教师指导下,从自然、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,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、应用知识、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。” “人与自然”这个问题确实很大,可以让学生选取的素材也很多,所以学校让学生自主选题,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,让学生很好地完成所立的课题。
2. 学校的“亮灯工程”是否必要?你认为学校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?
答:我非常支持学校的“亮灯工程”,因为它十分有必要。学校在这方面确实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,没有因为浪费学校人力、物力而不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支持,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,那么就要为学生提供此便利条件。学生都是高一的学生,已经具备的很好的自有制力和信息技术能力,既然确立了课题,那么肯定就需要查阅很多资料,学校的机房、图书馆、实验室,那是学生最想去,最常去的地方,学校提供这样的便利,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准备,研究氛围更浓。学校此举不仅为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,让学生方便查阅,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,培养了他们的阅读、筛选及归纳总结的能力。学校还可以多开展专家讲座,社会实践,社会调查等活动,引导积极的参与到研究性的学习中来,还可以配备更强的指导老师实施指导和跟踪,使学生的研究活动能胜利进行。
3. 在寒假里“团队之星”小组成员是怎样交流的?他们与专家是怎样交流的?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哪些好处?各有什么优点?
答:在寒假里,“团队之星”建立了一个QQ群,充分利用QQ群的实时聊天、群邮件、群共享等功能传阅资料,在线讨论。“团队之星”通过网络查到了一些这方面专家的联系方式,因为专家都比较忙,所以沟通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,专家们给了他们很多在图书馆和网上找不到的信息。信息化工具为教学交流带来了方便、快速、费用低廉和不受时间地区地限制等好处。如QQ在线交流非常方便,就好像面对面一样进行交流,还可以使用视频、语音进行交流,能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。而电子邮件主要是保存功能比较完善,专家们平时都比较忙,无法与他们进行在线交流,但是通过发电子邮件确能把最先进的思想以文章的形式传给学生们。
4. 案例中,“团队之星”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哪些步骤?
答:案例中,“团队之星”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经过了以下步骤:
(1)动员和培训阶段。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,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前,对学生进行培训,使其了解课题选择的技巧、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,并预习相关材料、做好准备。
(2)课题准备阶段。包括提出和选定研究课题、成立课题组、制定小组实施方案以及开题报告和评审四方面的内容。
(3)课题实施阶段。小组成员按照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,制定实施阶段的学习目标,了解、收集课题所需的各项信息。
(4)评价、总结和反思阶段。包括撰写研究报告、进行结题和答辩以及评定成绩、总结和反思三部分内容。
5. 请谈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,作为老师应在哪些方面给予指导?
答: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,作为老师应在以下方面给予学生指导:
(1)选题指导。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,指导学生拟定科学的研究步骤;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选择问题;预测学生的“最近发展区”,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;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,初步查阅课题文献资料的指导等。
(2)对分配小组的指导。要让学生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,首先是人数要合理,其次是分组应遵循“组间平衡、组內存异、优势互补”的原则。
(3)对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。一是对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进行指导,二是对开题报告和评审进行指导。
(4)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的指导。
(5)结题阶段的策略指导。